关于CAPS

快速报名

工业互联网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2018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2020年被确定为新基建重点方向之一,“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今年第五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

  工业互联网如此火热,主要是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加快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历史进程的关键驱动,对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意义重大。

  近年来,工信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多措并举推动工业互联网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产业各方协同努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走深向实。如今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工业互联网”连续5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

  2019年: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2020年: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

  2021年: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2022年: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

  ——习近平

  我国工业互联网初具规模

  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提速,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初具规模,应用不断融合拓展。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了约142.5万个5G基站,总量占到全球的60%以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网。依托独立组网架构、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新技术,5G逐步由外网公网向工业专网下沉。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日均解析量突破4000万次,二级节点的数量达到158个,覆盖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标识注册总量近600亿。

  平台体系加速发展

  培育较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超过150家,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体系加速构建,特色型行业和区域平台快速发展。

  平台服务的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

  接入设备总量超过7600万台套。

  安全体系初步构建

  工业互联网安全威胁监测和信息通报的处置不断强化,企业安全的主体责任意识逐步增强。

  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联动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体系初步构建,国家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与31个省级系统全部实现对接,态势感知、风险预警和基础资源汇聚、动态监测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融合应用持续拓展

  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已从龙头企业内部拓展到产业链上下游,正在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格局。

  我国工业互联网基本形成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六大典型融合应用模式,应用范围已从个别行业向钢铁、机械、电力、交通、能源等40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加速渗透。

  全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2000个,在采矿、钢铁、电力、石油化工等十大重点行业率先布局,形成了协同研发设计、生产单元模拟、精准动态作业等20个典型应用场景,涵盖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钢铁等22个重点行业。

  创新发展经验弥足珍贵

  我国工业互联网五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产业各方的协同努力,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从中收获有益启示、汲取奋斗力量,才能在未来实践中丰富拓展、发扬光大,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之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劲动能。

  政策组合拳坚定信心

  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无前车之鉴,无路径可依,树立明晰的政策导向,坚定了各方信心,激发了产业活力。

  2017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基本概念、重大意义、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

  五年来,工信部先后出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涉及网络、平台、数据、安全、应用的多项政策,系统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安全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完善支撑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了一大批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一批具有标杆效应的试点示范项目,完成了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地方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各具特色的地方政策有效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多个省份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通过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技术改造、智能制造等多种支持方式,推动设立工业互联网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布局。数据显示,目前31个省(区、市)均制定了5G相关政策,其中80%以上的地区明确了工业互联网方向的支持,北京、山西、辽宁、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宁夏等地政策文件中明确了“5G﹢工业互联网”专栏政策。

  多方团体赛合作共赢

  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一项创新性强、复杂度高、推进难度大的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单打独斗行不通。五年来,工业企业、基础电信企业、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软件企业、金融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主体共同参与,构建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多家工业企业成立了工业互联网科研机构,部分工业企业孵化出堪比母公司市值的工业互联网企业。“5G制造创新生态联盟”“5G通信煤炭产业应用创新联盟”等相继成立,引领制造业“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创新攻坚战是关键任务

  工业互联网是我国关键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突破工业互联网发展瓶颈,需要加快核心技术产品攻关。我国“5G﹢工业互联网”具备先发优势,近年来国内5G工业芯片模组、工业人工智能芯片、工业视觉传感器等领域攻关已取得一定进展,部分5G工业模组售价下探至500元以下,网络切片技术已实现端到端切片的基本功能,工业专网持续推进。未来需要加快轻量级/经济型行业5G芯片、模组、终端等关键产品和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强化安全保障能力,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打好持久战是战略选择

  工业互联网赋能工业领域的过程,就是抢抓新工业革命历史机遇,加快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进程。工业互联网赋能千行百业的过程,是推动全社会数字化、壮大数字经济的进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工业互联网建设成本投入大、周期长,企业投资压力较大。全国工业互联网项目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的大型城市及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普及需要很长时间。发展工业互联网必须一家企业接着一家企业挖潜,一个行业接着一个行业推广,一步接着一步扎实前进。这个过程具有潜移默化的长期性,非一日之功、难一蹴而就,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推动数字化转型成效初显

  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始向更多行业渗透,赋能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成效初显,支撑实体经济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正成为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擎。

  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工业互联网带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显现。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已经达到55.3%;数字化研发工具的普及率达到74.7%;开展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型制造的企业比例分别达到38.8%和29.6%。

  工业互联网正与制造、能源、交通、建筑、农业等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推动实体经济蓬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通发展。《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年)》显示,2020年工业互联网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规模分别为0.056万亿元、1.817万亿元、1.697万亿元,带动增加值规模超过千亿元的行业已达到9个。

  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促进我国GDP增长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工业互联网占GDP比重由2017年的2.83%上升至2020年的3.51%,目前已延伸至40个国民经济大类,涉及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等制造业领域,以及采矿、电力、建筑等实体经济重点产业,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融合应用实践,正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工业互联网对经济的带动效能持续提升,据测算,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已达到3.57万亿元。预计2021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突破4万亿元,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工业互联网发展进一步走深向实,全国各地纷纷发布与工业互联网相关的发展政策,引导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数据显示,2020年山东、浙江、河南等11个省、市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超千亿元。

  从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占GDP的比重来看,长三角地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占GDP的比重最高,达到3.76%;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分别为3.75%和3.72%;长江中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紧随其后,工业互联网赋能区域效果显著。

  带动我国就业升级

  工业互联网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带动我国就业升级。据测算,2020年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带动就业人数为603.86万人,新增就业人数为38. 79万人。预计2021年工业互联网带动新增就业人数292.43万人,在缓解就业压力、优化就业结构方面贡献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业互联网应用最深入的制造业,2020年工业互联网直接带动制造业就业人数982. 58万人,新增就业人数111. 36万人,预计2021年带动就业人数达到1093. 94万人。

  开启赋能发展新征程

  “十四五”期间,我国工业互联网从探索起步阶段进入产业深耕、赋能发展的新阶段,开启发展新征程。

  45%和105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指标被列入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目标为到2025年达到45%(2020年为14.7%)。

  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两化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各领域加速渗透,范围显著扩展、程度持续深化、质量大幅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要达到105,相较于2020年提高约20。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安全发展根基

  夯实网络基础,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强化安全技术能力建设,提升新型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水平。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工程,推动IT与OT网络深度融合。实施标识解析增强行动,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增强工程。实施平台体系壮大行动,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工程,培育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实施安全保障强化行动,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综合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聚焦工业互联网短板弱项,大胆探索颠覆式技术路径,创造性地解决产业难题。加速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提高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通信技术研发能力。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和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前沿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工业芯片、智能传感器等融合支撑产业培育和发展壮大,增强工业基础支撑能力。

  深化融合创新应用加速产业转型进程

  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融合应用,面向重点行业领域培育和推广一批系统解决方案。深化工业互联网在行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发展新型智能产品,培育推广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推动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提升企业数据管理水平,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实施融通应用深化行动,推进工业互联网融通应用工程,持续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

  构建跨界融通生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需要汇聚各方力量,应持续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体系,深化产融结合与产教合作,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效贯通。凝聚产学研用合力打造面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监测的公共服务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投资环境,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新工科”建设。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平台创新合作中心、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载体,开展检测检验、诊断咨询、培训交流等服务,打造供需精准对接、各方协同共赢的良好生态。

  代表委员热议工业互联网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让工业互联网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周云杰建议,支持全国重点省区市先行先试,顶层统筹规划,以工业互联网构筑数字经济的产业底座,引导产业链龙头企业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共建垂直行业平台。此外,强化政策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地市打造城市级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键在线全覆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政府提供覆盖行业和区域的数字产业地图,全面提高决策的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和全面性。

  针对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开源生态根基浅、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周云杰建议,设立国家工业互联网专项开源基金,打造中国工业互联网顶级开源社区,定向培育如CAX、PLM、PLC、DCS等高端工业软件开源项目。

  全国政协委员、360创始人周鸿祎:打造全方位数字安全防范应急体系

  周鸿祎认为,互联网下半场,主题是产业互联网,主角是政府和传统企业,传统产业经过数字化再造后,面临的新的安全风险挑战将遍布关键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能源互联网、数字金融、智慧医疗、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数字化场景。周鸿祎建议将网络安全升级为数字安全,打造覆盖所有数字化场景的数字安全防范应急体系,包括应对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以及云安全、数据安全、供应链安全等挑战。建议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把建设行业数字安全体系纳入产业数字化的整体规划,推动各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以安全大脑为核心的数字安全体系,以能力导向代替合规导向,夯实产业数字化的安全底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立锋:以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为依托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朱立锋建议,要以工业互联网“赋能”乡村生态服务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线下帮扶智能柜﹢线上消费帮扶平台”并行发展,不断推进智能零售服务终端下乡进村工程,进一步助推城乡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以数据治理“赋值”乡村治理能力建设,搭建基层政府体系内部、政府职能部门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数据共享平台,促进数据开放流动与融合共享。以云平台“赋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搭建云应用和基础服务平台,探索“产业互联网﹢文化教育﹢电商直播”融合应用模式,提供农技培训、职业教育、影视音乐、乡情旅游等综合服务,实现数字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落地。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工商联主席陈志列:建议组建工业互联网“技术开发联盟”

  陈志列建议,发挥国家部委的指导作用和聚集优质资源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出台政策充分激励工业互联网领域民营制造业头部企业发挥引领作用,聚集高校、研究机构等众多优质资源,组建集政、产、学、研、资、用、中介于一体的“技术开发联盟”,瞄准工业互联网边缘接入、应用发展、专业化平台建设等关键技术和重要设备进行联合攻关,支持龙头企业聚焦工业互联网的高价值应用,对特定场景进行深度分析挖掘,推动工业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的应用落地。


上一篇:国家统计局:1—2月工业机器人产量76381套,增长29.6%

下一篇:2022汽车智能工厂报告:特斯拉“超级工厂”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