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灯刮花了,应该修复还是直接焕新的?保险杠划伤了、撞瘪了,售后修理厂不给修复,向车主建议直接换个新的,这是为车主好,还是引导车主多消费?相信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车主都有这样的疑惑。
2024年6月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在京联合发布《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标准(以下简称《规范》)。这份《规范》的出台可以就上述问题为车主们答疑解惑,也将为汽车后市场维修企业提供更为明确的施工参考。
针对汽车灯具因事故造成损伤的情况,《规范》分为两种情况进行了说明。第一种是划伤:灯罩表面划痕深度>0.5mm;边缘划伤深度>1mm,或划伤面积≥整体20%的宜更换。未达到上述条件的应修复。第二种是开裂:灯脚断裂或缺失>3个;固定孔开裂或缺失>2个;灯罩、壳体有开裂的(含内裂)均宜更换。未达到上述条件的应修复。
而针对保险杠蒙皮修换的判别则比较复杂,按照材质不同《规范》将蒙皮分为钢制、复合材料和热塑塑料三种,将损伤情况分为了缺失、开裂、塑性变形和划伤四种情况分别讨论。如下图: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技术中心负责人于全舣告诉记者,事故汽车常用易损零部件是指事故中损伤高发的零部件,如保险杠、大灯、前翼子板等。本标准规范了10类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的修换判别指标,包括保险杠蒙皮、灯具、前机盖、前翼子板、车门、后翼子板、行李箱盖/尾门、散热器框架、钢圈、汽车玻璃。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副总裁解保林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表示,在事故车维修过程中,界定损伤零部件是修复还是更换一直没有明确的标准,在国际上也没有公认的标准。修换判定不清、定损不一导致的投诉与纠纷高居不下,同样的损伤件在同一个维修点修换标准也存在差异,不仅损害了各方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在这个大环境下,制定统一、合理、公平的修换标准尤为重要。该标准在有效指导事故汽车维修企业确定合理、科学的汽车修复方案的同时,对保险理赔也能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该标准是以国家“双碳”战略为导向,应保险行业和汽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助力汽车后市场健康发展制定而成的。是聚焦于运用标准化手段强化行业自律的具体体现。为事故汽车维修领域对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换判别提供必要的技术依据,为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记者了解到,中保研牵头联合中捷通、彼泰格、精友时代、开思时代、星恒成、加达集团、奥之杰、京宝行、首汽腾迪、邦邦汽服、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国寿财险、中华财险、阳光产险、大地保险等62家维修企业、保险公司共同参与了《规范》的编制工作。该标准于2019年11月正式立项,历时4年,经过立项论证、多次技术调研和实测验证,先后召开8次现场会议并公开征求意见,经不断修改完善,在公平、透明的标准制定环境下完成编制工作。
解保林表示,在标准编制过程中,标准起草组广泛深入调研事故汽车维修工艺、理赔实务及现行各维修企业的修换标准。同时为确保损伤零部件的可维修性,中保研联合保险行业和维修行业专家及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长期且大量的实测验证工作,最终确定了各项界定技术指标。
那么,在零部件受损适宜更换的情况中,当前维修企业是否具备相应的修复能力,修复至原设计要求呢?
于全舣介绍,标准调研及起草阶段,为保证标准的规范性与实用性,起草组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实测工作。期间调研了多家主机厂的维修技术信息,先后召集了包括4S店、综修厂近50家具有代表性的维修企业及检测机构开展座谈、讨论、编制、评审工作。后经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审定会完成编制工作。标准内容明确、可操作性强,符合事故汽车维修领域实际情况和业务管理需求。
解保林指出,标准发布后通过行业自律对维修方案的判定方法起到了规范作用,是解决目前修换争议及纠纷的重要举措,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而保费的厘定需要根据车辆种类、使用性质、汽车排量、座位数、保额、险种类型、车辆价值、事故或违章行为情况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因此该标准的发布和保费的降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修换标准制定的目的不是“只修不换”或“只换不修”,是在维修技术、质量要求均满足技术标准前提下的综合判断而定的,其最主要作用是规范市场行为、减少争议,营造公平、透明的行业环境。这样最终受益者一定是消费者。
于全舣强调,该标准是保险行业协会和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团体标准,不仅是对《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深入贯彻,更是运用标准化手段强化行业自律的具体体现。标准发布后通过培训、宣导等方式,提升保险、汽修两个行业对该标准的认知与理解。保险公司和维修企业通过行业自律加强沟通与协作,以此标准为指导,共同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标准的落地实施也将逐步推动保险行业智能化定损工作,为保险公司和维修企业在确定事故汽车维修方案方面提供一致性依据,从而更好地服务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