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及地方各政策的不断落地,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在过去的一年中收获颇丰。无论是技术创新、应用领域,还是下场选手,这个背靠新能源无限发力的赛道,俨然一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热闹势态。
我们为过去的2023年总结了“充电十大关键词”,一起回顾即将消逝的2023。
01液冷超充
液冷超充技术其实早已应用于充电设备中,但随着2023年800V高压平台电车的不断推出,超快充的需求日益提升。2023年间,各大高速公路沿途服务区上的液冷超充站陆续上新,国网的各充电示范站也基本配置了液冷超充,各大厂家在展会上也均重磅展出液冷超充产品。特别是在华为推出了全液冷超充架构,打出“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口号后,液冷超充迅速火爆,被各大媒体关注报道。
液冷超充,就是在电缆和充电枪之间设置一个专门的液体循环通道,通道内加入起散热运用的液冷却液,通过动力泵推动冷却液循环,把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带走,以提高电缆传输功率,实现大功率充电。与传统的直通风散热方式相比,液冷散热可使模块内外部完全隔绝,避免内部电子器件与外界的灰尘、盐雾、水汽、易燃易爆气体等直接接触,可以将防护等级提升至IP65,安全性更好。另外,采用液冷超充的充电枪线更细、更轻,更方便车主尤其是女性车主的使用。
综合来看,液冷超充桩具体拥有充电快、兼容性强、噪音小、寿命长、运维成本低等优势特性,综合性能远超传统充电模式。
可以预判,在未来,无论是高速公路场景,还是日常充电场景,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液冷超充站点的落地。
02新能源下乡
2023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1)加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优先在县乡企事业单位、商业建筑、交通枢纽(场站)、公路沿线服务区(站)等场所配置公共充电设施,并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延伸,结合乡村自驾游发展加快公路沿线、具备条件的加油站等场所充电桩建设。(2)推进社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共享。(3)加大充电网络建设运营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地方出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专项支持政策。加大用地保障等支持力度,开展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增强农村电网的支撑保障能力。”
自此,各地主管部门陆续推出相关政策,在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站“县县全覆盖”、电动汽车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同时,城乡融合片区、农村片区均陆续纳入建设区域。以浙江为例,在《浙江省完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下乡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城乡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之一,其中指出:到2025年,浙江全省将累计建成充电桩230万个以上,乡村不少于90万个,满足40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形成城市5分钟、城乡半小时充电圈。
03有序充电
2023年7月底,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引导用户广泛参与智能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也提出要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因此,有序充电已经成为当下交流慢充的重要调控方式,更是打造高质量充电设施体系不可获取的一环。
传统的交流充电站点,经常遇到变压器容量、施工建设管理难、手续办理流程繁琐、后期运行没有保障等问题。而有序充电可以对车辆充电行为进行统一调度、管理,结合变压器剩余容量和用户充电需求,统筹制定充电策略,实现错峰分时充电。
有序充电的未来意义,在于可以结合智能用电技术,聚合小区内的充电桩、5G基站、空调、智能家电等可控资源,形成虚拟电厂,参与电网需求侧响应、辅助服务等,促进用户用电成本最低、电网运行方式最优。
严格意义上说,“有序充电”其实还有不同的技术体现,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充换电研究院对于“有序充电”的更多探究内容。
04小功率直流
小功率充电在2022年已经显现了直流化趋势,在2023年,该趋势继续持续深化,各大厂家亦陆续推出20kW等小功率直流充电桩。
对于一些没有交流充电口的电动汽车车型,便可选择家用小直流快充桩。而就目前而言,小直流快充在商超、景点等场景下更为适用。在这些地方,用户停留时间大约在1~3小时,普通交流桩太慢,而上快充又浪费,小功率直流刚好满足充电需求。对比普通交流桩而言,小直流充电桩充电速度更快,而成本比快充桩更便宜。另外,在相同电容下,可以安装更多的小功率快充桩,并在未来能够支持有序充电、V2G等技术。
对于小直流充电桩,也有业内人员表示,欧洲市场前景更为广阔,以德国为例,居民家中安装小功率直流桩还是喜闻乐见的。
05移动充电
“移动充电”也是2023年充电领域值得关注的方向。当前电动汽车的补能仍有较大缺口,充电排队、油车占位等现象在充电站场时有发生。而站内过度的充电桩建设虽能缓解忙时充电排队的现象,但闲时站内充电需求小,充电设施利用率低,会造成充电资源的浪费,充电站的运营盈利周期将延长。而“移动充电”一定程度可以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
移动充电桩的核心差异点是给车主带来“无感”的充电体验。车主来到停车场后可以任意选择停车位停放电动汽车,然后通过APP或小程序输入车位号、充电市场、充电度数后下单,云平台会根据当下综合情况择最优桩,使其移动到指定车位,并由专人(有的需要车主自行插拔充电)插枪开始充电。充电过程中,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充电状态和剩余时间,待充电完成后,也会有工作人员拔枪,完成充电的信息会通过APP或小程序通知到车主,车主线上结账后即可驾离停车场。完成了充电任务的机器人返回基座充电,满电后再行驶到待命位置,等待下一次充电任务。
移动充电机器人作为集储能与充电于一体的移动型充电桩,也成为不少企业争相布局的焦点,目前车企、充电服务企业、机器人制造商、自动驾驶公司等均已入局。例如中能聪聪、汇电科技、找桩科技、黑马原力、始途科技、福龙马等等均是以移动充电为核心业务的企业,另外,能链智电、国家电网、国轩高科、大众、一汽红旗也陆续推出移动充电桩。
06光储充
光储充集光伏发电系统、储能设备、充电站于一体,也是2023年热度较高的投资领域。“光储充”站能够集成光伏充电、储能、放电及电池检测等多重功能,实现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是园区等公共场所建站的首选,也是城市靓丽的名片,受到了多地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青睐。
总得来说,光储充一体站具有多能互补、削峰填谷、运维高效、体验更优、多元服务等优势。
目前多方势力积极参与到光储充一体站的落地中,包括以特斯拉、广汽埃安为代表的整车厂、以星星充电、特锐德、科士达、许继电气、阳光电源为代表的设备/运营商、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电池企业,以及大唐、中石化、中国燃气等能源企业。
光储充一体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的重要趋势之一,但从充换电研究院目前交流情况来看,很多光储充一体站还未实现盈利,示范性较强,没有一定资源与资本的玩家很难入局。
07V2G + 虚拟电厂
V2G(车网互动),即电动汽车特有的储能功能与电网的双向互动,其核心思想就是利用大量电动汽车的储能装置作为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的缓冲。纯电动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均可实现V2G。而在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中,V2G充电桩成为了双向的关键连接器。支持V2G的充电桩,内部需具有双向充放电功率模块、双向直流计量表计以及与车辆进行电池信息交互的控制电路。目前,各厂家已经推出7kW、15kW、60kW等不同规格的V2G充电桩。
通过V2G,电充汽车用户可以利用峰谷差、向电网公司售电获取收益;将电动汽车作为储能装置来调控负荷,电网公司可提高电网效率及可靠性,也减少电网在储能建设上的投资成本。
而“V2G”与“虚拟电厂”密不可分。虚拟电厂是将不同空间的可调负荷、储能、微电网、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等一种或多种的可控资源聚合起来,实现自主协调优化控制,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的智慧能源系统,可以有效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当中的问题。
2023年8月26日,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成立。在2023年11月星星充电须弥山大会上,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总经理程韧俐介绍,管理中心已注册了42家聚合商,整体规模超过了210万,可调节能力超过40万kW,包含的聚合资源有:电动汽车、楼宇、工业负荷、光伏储能电站以及5G基站,各类分布式资源有的,在平台中全部都已经接入。
08出海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充电桩市场,欧美等地充电桩建设仍处于早期投入阶段,未来海内外市场均存在巨大发展空间。我国企业也在持续利用技术优势,把握发展机遇,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继续拓展国际市场。
我国充电桩产业起步较早,而国外很多国家仍处于产业初期,桩车笔低、直流桩占比低,因此海外市场建设缺口大、另外毛利率高。我国优质企业正通过直流整装、零部件充电模块出口等把新技术、优产品、成熟经验呼出到海外。当前,星星充电、阳光电源、盛弘股份、特来电、绿能慧充、优优绿能、EN+、英飞源、英杰电气、祥明智能、道通科技、银河电子、双杰电气、科士达等企业都已经开展充电桩出海业务。
09价格战
每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都必然会经历“价格战”。
对于充电运营商来说,充电服务费的价格战早已成为充电服务行业的心头之痛。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由此,一个又一个充电站在全国各地陆续落成,虽然体量增大,但全国范围内分布有不均衡、不合理的特点,部分地区站点密度大,这也导致价格战不可避免,有的站场服务费甚至降到几分钱。激烈的价格战也让充电运营行业陷入恶性循环。充电站运营是典型的长周期盈利项目,一旦陷入价格战,盈利周期会大大延长,不利于投建者尽早回本。
与此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依然有不少坚守服务、坚守核心竞争力的运营商,不盲目参与价格战,而是利用高质服务来赢得用户订单。
令人欣慰的是,从政策层面,已经开始陆续出台规范价格的文件。2023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2023版)》,其中明确了天津、山西、上海、重庆、甘肃、青海、宁夏等部分省市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收费标准。
10盈利困境
“盈利困境”,仍是充电行业一线运营商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般来说,充电站的回本周期大约在3~5年不等,这也对投建者的耐心给以极大地考验。入局充电桩行业前期需要大量建设成本,根据充换电研究院的调研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中小运营商投资体量超过200w元,而近八成运营商对运营结果不满意。
对于运营效果差的原因,运营商认为主要是由于“价格战”、“竞争激烈”、“政策力度较低”。而对应运营效果较好的战场,“选址”、“流量”、“运营”成为三大主力因素。
对于大型运营商,以市场占有率TOP1的特来电为例,自2017年以来至2022年持续亏损。不过从每年发布的公告来看,其亏损费用自2018年起持续缩减,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达成盈利。
结语
站在2023年的终点回头看,这一年的充电行业发展,充满着兴奋和激动。我们从交流慢充到小功率直流、从快充到液冷超快充、从一二线城市的推进到三四线城市、区县乡镇的充电站落地,我们看到技术的百花齐放,也看到高质量充电网络在中华大地上的稳健延伸,以及中国经验在国际蓝图中谱出的自信画卷。